
金属铝单板厂家联系方式(词语表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词语表,
发布时间:2023-07-05 22:08:14 人气:24 来源:铝单板厂家
北宋理学家张载曾对人之认识做过区分,即“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这一区分源于《正蒙·大心》开篇第一章:“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在这句话中,与“见闻之知”对举的是“德性所知”而非“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一词则见于《经学理窟·学大原上》。
而对于“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的关系,张载没有作过任何解释说明由此引来两种现象:一是对这两个词未加解释说明,直接混同使用;二是将“德性所知”之“所”训读为“能所”之“所”,进而对这两个词的义理内涵进行过度解释。
混同使用 疏于解释 第一种现象早在张载的时代已经出现张载的表侄程颐曾转述张氏之语曰:“见闻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后来,程门高弟杨时在订定《二程粹言》时,将这句话简化为“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
德性所知,不假闻见”(《二程粹言·心性篇》)在程颐的转述中,直接将张载原话中的“德性所知”替换成“德性之知”,而杨时在精简时,更是将“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直接混同,交替使用 此后,张载哲学的很多诠释者继续了程颐的用法。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张载等人的理学思想进行了广大而精微的归纳与综合但是张载哲学中的关键概念“德性之知”,朱熹却慎言之(田智忠:《为何朱子慎言德性之知?》,《哲学动态》2020年第7期)《朱子语类》近两百万字,“德性之知”只出现过四次,“德性所知”甚至一次未见。
即使在这些有限的使用中,“德性所知”也总是被替换成“德性之知”如《朱子语类》卷二十八曰:“张子所谓‘德性之知,不萌于闻见’,是如何?”明末大儒王夫之是张载哲学的继承者,但其《张子正蒙注》也是直接用“德性之知”注“德性所知”。
在现当代哲学家中,牟宗三对张载哲学作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但在其著作《心体与性体》中,基本上也是将“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混同使用现代学者编修的几部中国哲学辞典,虽然立有“德性之知”词条,但其所对应的原文却是“德性所知”。
这显然也是将这两个词未加解释地混同使用 过度解释“能所”之“所” 也有学者觉察到“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的微妙区别张岱年在《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评论张载与程颐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时曾说:“程氏所谓‘德性之知’,与张氏所谓‘德性所知’,虽只一字之差,但其间区别还是明显的。
张氏所谓‘德性所知’指‘合内外于耳目之外’的认识,程氏所谓‘德性之知’则是内在的自我认识”张岱年不但指出这两个词的“一字之差”,而且还从中体会到张载、程颐两人哲学义理上的明显区别 张岱年虽然指出“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有“一字之差”,但并未具体分析这一字之差到底“差”在何处。
这就难免为第二种现象留有遐想的空间丁为祥的《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即是第二种现象的代表他认为,“德性所知”之“所”“本身也蕴含着外向的认知义”,其所认知的客观对象是天德天道这就将“德性所知”之“所”等同于佛教哲学中表示主客观的“能所”之“所”了。
后来,王黔首《“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之区别及其意义——张载〈大心篇〉解读兼论其知识论》、余贵奇《由“物理”至“性理”——论张载的“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等论述,从语法上进一步补充与强化了丁为祥的解释。
丁为祥等学者对“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的“一字之差”详加解说,从词义辨析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一种学术推进不过,这种解释却大可商量首先,从哲学义理上看,把“德性所知”之“所”解释成表示主客观的“能所”之“所”,这与张载关于“德性”的义理思想背道而驰。
张载说:“性者万物之一源”(《正蒙·诚明》),“‘天地之德’,谓人之德性也所造深则所见厚,又如天地之性,人为贵亦是德也”(《礼记说·礼运》)在张载哲学中,天地之性是指万物同源、物我不分的神化不测状态,而人之德性就是得自这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根本没有“能”与“所”、主观与客观的分别“德性所知”就是对这种无分别状态的直接觉知,那么在“德性所知”中也就不可能有“能”与“所”的分别,而是“离能所、内外、同异等分别相”(熊十力:《新唯识论·明宗》),按照张载的话说,就是“有无一,内外合,庸圣同。
此人心之所自来也”(《正蒙·乾称》) 其次,从语法修辞上看,“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相对而出,词性应该完全相同“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这是对“见闻之知”的定义:通过耳目感官与外在事物相交接而获得的认识。
“见闻之知”的“之”字是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知”字是名词,即人的认识、知识“非德性所知”是紧接着这一定义所作的否定判断,意思是说“德性所知”不是通过感官与事物交接而获得的认识所以“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的“知”字词性相同,都应当是名词。
如果把“德性所知”之“知”解释成动词,就与作为名词的“见闻之知”不相搭配,那么张载这句话就是一个病句了 “所”通于“之”是正解 其实,“德性所知”的“所”字与“见闻之知”或“德性之知”的“之”字应该是通用关系。
在古汉语中,“所”字原本就有这种用法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九“所”字条曰:“‘所’犹‘之’也‘之’,口语作‘的’”并举《礼记·坊记》“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的例子说:“‘所’亦‘之’也”所以“坊民所淫”即“坊民之淫”,与“章民之别”形成并列。
《坊记》“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与张载“德性所知”“见闻之知”的语法关系完全相同,在古文法中,这种语法修辞被称为“上下文变换虚字”(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四) 由此来看,第一种现象将“德性所知”与“德性之知”两个词混同使用,虽然其用法完全正确,却疏于解释说明其中的“一字之差”;第二种现象虽然对两个词中“所”与“之”的“一字之差”进行了详细的语法分析与解释说明,但其严分两个词的义理内涵,应该说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过度解释。
如果说前者是“正而不解”,那么后者则是“解而不正”而将“所”训为“之”,“德性所知”即“德性之知”,不但有训诂学上的支持,而且也不需要对两个词的义理内涵强作分别、曲为解释,所以这应当是“德性所知”之正解。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作者:杨少涵 余敏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关新闻
- 木纹铝单板厂家怎么选专业售后品质保证(中粮集团信托有限公司校园招聘信息) 2023-08-18
- 宁夏铝单板厂家电话欢迎您的咨询来电(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2023-08-18
- 山西铝单板厂家联系方式欢迎您的咨询来电(核力欣健刘虎) 2023-08-18
- 铝单板厂家哪个好高效便捷种类齐全(新能源汽车业绩大增的原因) 2023-08-18
- 南昌铝单板厂家电话高效便捷种类齐全(龙江银行贷款上征信么) 2023-08-18
- 木纹铝单板厂家电话欢迎您的咨询来电(社区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2023-08-18
- 全国铝单板厂家排名高效便捷种类齐全(有福之人生几月) 2023-08-18
- 西安铝单板厂家批发价格高效便捷种类齐全(山东旅居智慧康养有限公司) 2023-08-18
- 方大铝单板厂家电话按照客户要求定制(劲仔食品有限公司老板电话) 2023-08-18
- 山西铝单板厂家地址高效便捷种类齐全(江西豪车事件真相) 202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