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顺达资讯网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

新闻中心

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

发布时间:2023-05-29 10:39:44 人气:28 来源:铝单板厂家

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

  日常生活中,有些常见、常用的字词有时稍不留意便会读错、写错、用错  “冒”和“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字,人们都会读、会用,能写对却未必现实生活中,有人就常常写错  “冒”字的上半部分是“冃”,读mào。

《说文》:“冃,小儿、蛮夷头衣也”意思是:冃,是小孩和华夏以外的其他民族头上戴的东西古代,汉族男孩二十岁行“加冠”礼后方能戴帽子少数民族则没有“加冠”礼一说“冃”,后把它放在眼睛上,成为“冒”“冒”是“帽”的古字,后又给“冒”加个“巾”做偏旁,成为“帽”。

“冒”的意思发生改变,与“帽”变成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清代著名学者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写道:“冃,今字作帽”“冃”字,外部是“冂(jiōng)”字,里边偏上加两横两横与“冂”字不相连接,下边也不封口。

  有人误以为“冒”字上边是“曰”字,因此常常写错“曰”是说的意思,与“冒”毫不相干  伏腊﹕伏,夏天的伏日;腊:冬天的腊日伏腊,是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亦泛指节日猎:搜捕禽兽如:打猎;田猎“腊”与“猎”虽右半边都有个“昔”字,但偏旁不同,词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据《旧唐书·卷九十九·列传四十九·严挺之传》记载:唐朝李林甫荐举的户部侍郎萧炅(jiǒng)出席祭吊典礼,座上有《礼记》,他拿起来翻读,竟然将“伏腊”读作“伏猎”在座的很多人听出其中的错误,但都强忍着没笑。

事后,尚书左丞严挺之气愤地对宰相张九龄说:朝堂上怎能容纳这样的“伏猎侍郎”呢?……“伏猎侍郎”这个绰号不胫而走,萧炅也成了不学无术的典型人物  聂文升  聂文升,退休前为市教师进修学院初中部语文教研员曾任省中语会理事,市中语会秘书长。

曾被评为省、市级优秀教师,全国教育学会先进工作者两次参加省中考命题1995年为语文命题组组长,2000年为语文命题组顾问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二维码
线